时间:2022-10-25 21:18:48 | 浏览:3273
作者:嘉林
即便是长大后再没关注过,但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娃哈哈的存在。
但近日,向来低调的娃哈哈却和骗局扯上了关系。
据凤凰财经报道, 20多家经销商向娃哈哈控诉称“收钱不发货,被骗数百万”:钱打了,却只收到一部分货,后续货物和承诺的钱款迟迟不到账。
这个颇受消费者信赖的饮料老大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小蓝罐”骗局
源头要从大理宗盛科技这家公司说起。
2016年宗庆后和宗泽后两兄弟创立了大理宗盛,宗庆后至今还担任该公司董事,“小蓝罐”正是这家公司在娃哈哈的授权下,推出的一款新的饮料产品。
眼瞅着后辈元气森林在千亿气泡水赛道上跑出了十万八千里,娃哈哈也出手了。
气泡水风头正劲,又有娃哈哈的金字招牌加持,这似乎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然而出道即巅峰,众多经销商交完大笔款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总经销商“中亚创投”给坑了,不只是签署的经销合同中被设下圈套,不发货却还频频要钱,当初所说的广告宣传和全国渠道支持更是痴人说梦。
经销商们认为,这从头到尾就是中亚创投设下的骗局,是一场“诈骗”,中亚创投打着娃哈哈的名义让经销商加入,然后在合同中设置一些难以完成的任务,最后以此为理由拒绝经销商的退款要求。
当初经销商们在糖酒会上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预付款协议,正式合同是在成都糖酒会后陆续拿到的。因为已经上交了部分定金,后期签合同时中亚创投也私下告诉他们只是走形式,具体条款可以商量,再加上娃哈哈的品牌影响力,他们并没有过多顾虑,就签了。
但签完之后小蓝罐市场极难打开,这也成了中亚创投不发货的理由,导致经销商们持续亏损。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至少有十余名经销商掉进了小蓝罐的“坑”里,涉及合同金额近1000万元。
3月31日,中亚创投、大理宗盛和娃哈哈集团均发布相关声明。
娃哈哈表示,公司与大理宗盛为两家独立的主体,相关纠纷与公司无关。“我司将督促宗盛科技与中亚创投沟通,推动事件妥善解决。”
02
老去的巨头
眼瞅着迈进中年危机,娃哈哈真的有点儿急了。
娃哈哈纯净水、AD钙奶、营养快线、爽歪歪,伴随着无数消费者走过了童年时代,即便是小卖部也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但这些产品面世已近十年,在营养快线之后,娃哈哈再也没有一个亮眼的、出圈的、让全民都记得的爆款产品。
2013 年营养快线销售额突破了 200 亿元,一度成为了娃哈哈最受欢迎的单品,宗庆后也被冠以“饮料大王”的名号。但到了 2016 年,营养快线销售额已经回落至百亿以内,其后再没能在公开信息中查阅到这款单品的销量。
娃哈哈自2013年营收站上巅峰的782亿元之后,便一直开始走“下坡路”,其营收从14年的720亿,一路跌至2020年的440亿,创下了娃哈哈近十年来的业绩新低,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娃哈哈仅排在227名。
在娃哈哈沉浸在过去光辉的日子里,不提可口可乐这类经久不衰的单品,无论是统一集团的小茗同学、海之言,还是农夫山泉旗下的农夫果园、NFC 果汁、茶 π 等,甚至是喜茶和元气森林,无一不在摧毁着娃哈哈本就不够坚固的防线。
究其原因,还是这个国民品牌的老化。伴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品牌和产品的迭代能力也在不断升级,反观娃哈哈,似乎一直在做过去的自己,甚至连营销渠道也是坚持早前的“联销体”,尽管也进驻了线上电商渠道,但销售还是严重依赖线下。
这也让娃哈哈的中年危机进一步加剧。
03
假投机,真生意?
为了让自己变年轻,娃哈哈不是没有付出努力。
刚刚接手娃哈哈的宗馥莉,曾在2016年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Kellyone”,主打高端路线,曾陆续推出过低卡果味茶饮CHACHA、无糖茶一茶以及气泡水“生气啵啵”等多款单品。
借助王一博的流量,“生气啵啵”成为了Kellyone当下最能拿得出手的大单品,流量终究是短暂的,单纯依靠“粉丝经济”来刺激销量, 并不足以支撑娃哈哈的再度崛起。
2019年5月娃哈哈开始筹备线下茶饮店,直到2020年5月才在江苏淮安设立了第一家连锁门店,推出了多款以AD钙奶为原料的奶茶,主打国潮、情怀、营养元素。许多新店开业当天,亲切和蔼的宗庆后董事长还亲自去宣传,和大家一起喝奶茶。
然而好景不长,“童年饮料”的营销噱头过去后,产品竞争力不够突出、运营和管理跟不上、供应链掉链子等问题逐渐露出水面,娃哈哈奶茶店开始遇冷。
今年春节前夕,娃哈哈在公众号推出了宗帅家酒(酱香型):53°,500mL 的规格,建议零售价为 1388 元,再度试水白酒行业。虽然娃哈哈还没有正式营销宣传这款产品,但恐怕这只是早晚的事。
纵观过去十多年,从奶粉、白酒、零售等的多元化探索,到宗馥莉大刀阔斧的改革、频繁推出新饮料,再到跨界打入奶茶、推出气泡水,娃哈哈走了很多条路,像是投机,又像是真要做生意,但不管初衷如何,始终没能成功发掘自身的第二增长曲线。如今又一次深陷骗局,娃哈哈又准备拿什么来拯救自己的“中年危机”?
宗馥莉出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后,娃哈哈的“年轻化”动作再进一步。12月27-28日,娃哈哈集团举行了新品发布会,新上任的宗馥莉首次公开出席集团重要活动并发表工作讲话。针对2022年品牌营销规划,会上提出“四大举措”,指明要助力品牌年
7月30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宣布,娃哈哈全新的营销平台——“快销网”正式成立启动,将进一步打通供应链配送体系,布局大数据营销网络,实现数字赋能实体经济。从早年间“对电商不感冒”,到如今全面拥抱电商、甚至自己做电商平台,老一代浙
2018年娃哈哈联手浙江中南控股集团合作推出“娃哈哈天眼晶睛”后更名为“娃哈哈晶睛”,这是娃哈哈首次让产品进入微商渠道。同年8月,娃哈哈推出了第二款微商饮品“娃哈哈纤细佳人藜麦奶昔”,之后还有妙眠等产品。这几年,娃哈哈的微商之路备受广大网友
账号主体为娃哈哈集团的“娃哈哈家园”发布消息称,1月7日-8日,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主持召开娃哈哈集团2021年度干部述职大会,会上宗馥莉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的新目标、新观点、新要求。会上,宗馥莉提出了聚焦、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我希望能
【钛媒体瞬眼播报】6月1日,娃哈哈集团联手中南卡通中南天眼,提出了“社交零售”新模式:用互联网粉丝经济,来链接实体经济和人,把消费者“代理加代言”变成联营者。娃哈哈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沈建刚表示,所谓社交零售,是用互联网粉丝经济,来链接实体经
作者:嘉林即便是长大后再没关注过,但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娃哈哈的存在。但近日,向来低调的娃哈哈却和骗局扯上了关系。据凤凰财经报道, 20多家经销商向娃哈哈控诉称“收钱不发货,被骗数百万”:钱打了,却只收到一部分货,后续货物和承
9月4日午间,针对有关“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涉嫌原始股骗局”的新闻报道,娃哈哈集团官方微博发布澄清声明称,经核实,该等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公司与报道中提及的涉嫌“原始股骗局”的“微达公司”并无关联。娃哈哈集团称,公司与北京赛智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澎湃新闻记者 王启帆9月4日,一则关于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涉嫌传销和“原始股”骗局的消息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一家名为河南微达共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微达公司”)涉嫌非法传销和“原始股”诈骗,而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曾为该公司站台。报道称,微
受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以及对高颜值和好身材的执着等因素影响,以低卡路里、高饱腹、高蛋白、营养合理为主要卖点的代餐食品成为了风口上的猪,吸引了众多玩家进入赛道,其中就包括老牌饮料企业“娃哈哈”,不过该企业在享受红利的同时,也备受外
每经编辑:程鹏,易启江1月13日晚间,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在2021年度“风云浙商”颁奖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娃哈哈2021年发展还可以,增长了17%,今年给员工准备了6亿多奖金,增加了13%,考评完结束以后,会给员工发红包。同时他还表示企业在
9月26日,南都记者从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获悉,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案件一审法律文书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局曾认定“LEHAHA”与“Wahaha”商标未构成近似,裁定对“LEHAHA”商标予以维持,娃哈哈对此提起诉讼。近日
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9月27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披露审判信息显示,因国家知识产权局曾认定“LEHAHA”与“Wahaha”商标未构成近似,裁定对“LEHAHA”商标予以维持。娃哈哈公司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裁定,重作裁定
近日,记者从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获悉,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案件一审法律文书公布,裁定对“LEHAHA”商标予以维持,娃哈哈对此提起诉讼。近日,法院判决驳回娃哈哈公司的诉讼请求,称“无法证明‘LEHAHA’商标申请具有搭便
有句古话,“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人的力量,可是,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德,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了!这,就是萤梦国际团队的力量!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团队精神!每个
时隔二十多年,本土可乐阵营再添一位新玩家——元气“可乐”,与此同时那些红极一时国产可乐们也再次冲上微博热搜,至今已超过2.3亿次的阅读量。日前,食品板将全国能买到的可乐都网购了一遍,共计10款可乐,并邀请10位同事盲喝,究竟谁更符合大家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