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2025-10-02

杨德龙:市场反转趋势确立 不要错过右侧建仓机会(2025/10/02)

  本周是2023年第一个交易周 ,这四个交易日的时间A股和港股都收出了四连阳,出现了比较好的表现。开年开门红也预示着全年结构性牛市行情初具雏形 。2022年受到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A股和港股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很多投资者也出现了亏损,多数基金也出现了一定的回撤。2023年影响市场的一些因素正在边际改善,在去年的12月20日 ,我重磅首发2023年十大预言 ,在里面明确讲到我国经济有望出现逐步抬升的走势,GDP重回5%以上,资金流入股市的量会加大 ,居民储蓄大转移的步伐会加快。A股和港股可能走出结构性牛市的行情,市场的赚钱效应也有望逐步提升 。

  在去年10月底,市场最悲观的时候 ,我建议大家做逆向投资,逢低布局被错杀的优质龙头股,当时也是去年很好的一个布局时点 ,这一波上涨中很多优质龙头股已经上涨了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50%以上,可以说形成了很强的赚钱效应。前海开源基金也是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公布以自有资金2.9亿元自购旗下的基金 ,加上年初市场下跌的时候自购的5000万,2022年总共自购了3.4亿,体现出我们是拿真金白银来表明看多做多的态度 ,也体现出我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积极看多的看法。在这一轮已经公布自购的基金公司中 ,我们自购额也是排第一位的 。

  开年这一周的走势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上证指数回到3150点以上,恒生指数回到了21000点以上 ,市场的赚钱效应也非常明显 。从疫情管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消费白马股走出了一波快速反弹的走势。在本周,新能源接过上涨的接力棒 ,新能源也出现上涨,这说明市场的赚钱效应正在逐步提升。今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早,1月21日就是大年三十了 ,1月份往往是央行投放贷款量比较大的一个月份,又加上去年年底市场出现了一波比较大的回调,现在正出现趋势反转 ,大盘也从左侧进入到右侧,市场趋势确立之后,市场的赚钱效应提升会吸引更多资金入场 。另外 ,在疫情管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 ,很多城市都经历了第一波感染高峰,在阳康之后人们也愿意出门到餐馆吃饭,到景点旅游 ,特别是这一次春节,很多人都打算外出度假,这可能会给消费带来很大的恢复性增长 ,消费起来带动终端销售起来了,这会反过来推动很多生产活动活跃起来,所以经济活动在1月份有望明显抬升 ,预计PMI也会逐步的重回50以上的荣枯分水岭,进入到扩张区间,所以春季攻势应该是确定性比较大的一个机会。

新能源

  在去年的11月底布局属于左侧建仓 ,前海开源基金选择了左侧建仓,很多投资者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没有信心,所以错过了左侧建仓的最佳时机。现在已经进入到右侧建仓时机 ,不应该再错过 。从中长期来看 ,A股和港股的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估值上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而很多优质龙头股虽然已经从底部反弹了30%~50% ,但是和高点相比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有的还只有高点的五折的股价或者是六折的股价。所以,抓住这轮春季攻势还是要及早的能够择机建仓 ,配置好股票和好的基金来布局这一波春季攻势。在2023年十大预言中,我讲到2023年全年来看把握三大主线,A股重点把握消费和新能源 ,港股重点把握科技互联网的机会 。在2022年市场两次大跌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在去年4月底的时候先布局新能源,再布局消费 ,因为新能源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小,所以当时也是新能源领涨带领了指数大幅反弹。在10月底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布局消费 ,再布局新能源。因为在疫情管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 ,消费会出现恢复性增长,所以消费会先起来,然后轮到新能源 。

  市场的节奏和我当时预期的一致 ,这一波消费已经从底部回升,新能源在本周已经开启了反弹的节奏,新能源的估值经过了半年的下跌之后已经具备配置价值 ,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新能源属于国家战略,这一点是不会动摇的。包括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 ,2022年虽然消费受到压制,消费增速整体下降,但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销量从2021年的300万辆提高到600万辆以上,预计2023年可能会达到900万辆左右,占到汽车总销量的30% ,渗透率提升是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的 ,所以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2023年有望继续表现。现在刚好也是一个布局新能源龙头股或者是清洁能源基金的时机,因为新能源刚刚启动 。消费经过第一波的反弹之后,估值上已经是从低估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估值 ,但是还没有泡沫,所以可能还是具有进一步布局的机会 。消费被压抑就像弹簧一样,2022年相当于把消费的弹簧按的比较低 ,反弹的时候它不会回到一个合理的估值就停住,而是大概率会弹过头的,所以2023年的消费股还会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所以对于消费和新能源可以配置相关的股票或者是基金 ,从而抓住市场的机会。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已经是从底部出现了大幅上行,很多港股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也是实现了接近翻倍的反弹,可以说力度是非常大的 。在2023年 ,恒生科技指数还有望进一步回升,出现比较好的表现,现在可能已经错过了左侧低位建仓的时机 ,现在其实是右侧上车的机会。A股和港股都是一样的状况 ,虽然这一波上涨港股更猛一些,A股反弹更弱一些,但是位置是类似的。因为去年港股的下跌幅度超过了A股 ,所以它反弹的时候弹性也大一些 。其实无论是价值还是成长,在2023年结构性牛市中都会有所表现,估值都有修复的机会 ,比方说传统的消费白马股多数都属于价值类的股票,在2022年估值上出现比较大的杀跌,2023年会出现上涨。像新能源这一块属于成长股为主 ,但是成长股在业绩推动之下也会出现比较好的表现,所以价值和成长其实在2023年都有可能会有所表现。

  而风险点是在于2022年爆炒的一些热门股,比如说当时炒的和疫情相关的一些医药股 ,或者是一些相关的短期收益的股票,没有业绩支撑之后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下跌,还有一些概念股 、题材股没有业绩支撑 ,在年报逐步披露的情况之下 ,大家更看重业绩,所以这些股票可能是风险比较大的 。所以2023年我认为是价值投资的大年,价值投资的标的会出现比较好的恢复性上涨 ,而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可能下跌会比较多,这一点也是大家要注意的风险,2023年是价值投资王者归来的一年。

  2022年因为影响市场的因素都是利空为主 ,所以当时应该以减仓为主,基本上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但是2023年市场的趋势已经反转,从之前的下行变为上行了 ,这时候每次调整实际上是加仓好股票、好基金的一个机会 。在市场趋势确立之后,最重要的是战胜这种犹豫的心理,市场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就是“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 ,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灭亡。”去年10月份市场大跌的时候属于在绝望中产生行情的时候,现在则是在犹豫中上涨的时候 ,所以在市场趋势确立之后战胜犹豫的心理 ,从而能够果断的布局一些好股票、好基金来抓住2023年的机会,同时提高个人财产性收入,来提高个人资产的水平。在去年10月份市场大跌的时候 ,当时是战胜绝望心理 、战胜恐惧的时候,现在我认为是战胜犹豫心理的时候 。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它快速且容易上手。通过我们简单的申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